敬告读者
- 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;
- 本文含有大量《无尽的尽头》剧透。
1 | 『我想从后面入』
古人云:“食色,性也”。
现代网友说:“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好色?看他还喘不喘气就行!”
性,如同呼吸,是生命本能的一部分,本身既不肮脏,也不该是讳莫如深的禁区。
所以,当一个985高校的男生说出“(对于女朋友)我想从后面入”时,我震惊的并不是这个词语“太露骨”。
【互动卡片 - 多选 | 当你听到类似“我想从后面入”的言论时,你的第一反应是?】
A. 有点低俗,但无伤大雅
B. 日常聊天/口嗨,不必当真
C. 虽然不舒服,但不知如何反驳/制止
D. 习以为常,身边不少人这么想/说
E. 其他(请留言分享)
我感到反胃,是因为女朋友在他眼中,似乎简化成了一个可供特定方式使用的“性交对象”,而非一个拥有独立意志、情感需求和尊严的“人”。她的感受、她的意愿,仿佛无足轻重。
一句“我想从后面入”,并非“口嗨”那么简单。背后是更深层的问题:性教育的严重缺失。
“成才先成人”。很遗憾,这位顶着名校光环的男生,在“成人”这门关乎尊重与边界的必修课上,显然还没及格。
然而,问题仅仅出在他一个人身上吗?当一句如此刺耳的话能被如此“自然”地说出口,我们是否该追问,是什么土壤滋养了这样的认知?
2 | 『学舞蹈不要钱
老师带你拿大奖』
热播剧《无尽的尽头》(任素汐、高伟光主演,豆瓣8.2分)以其深刻的现实笔触引发强烈共鸣。

剧中最后一案,展现了一条用女孩尸骨铺就的性侵链。
那年,14岁的农村女孩胡敏敏以为遇到了“天使”。舞蹈学校校长万学民亲自上门,承诺“免费学舞,带你拿大奖”。重男轻女的父母像甩掉包袱一样把她推了出去。

可等待她的不是舞台,而是一间暗无天日的平房——她被下药侵犯,沦为万学民的“性工具”,甚至被转手给其他“客户”,诞下不知生父的女儿胡荔。“大奖”的幻梦,在绝望的深渊里碎得无声无息。

胡敏敏曾试图逃离,但女儿胡荔高烧时,她身无分文,只能回头求万学民。从此,她成了“闵老师”,以免费学舞为诱饵,从农村骗来更多女孩,供万学民侵害。

她给女儿剪短发、涂黑脸,伪装成男孩“弟弟”,却仍被万学民识破。

当这个恶魔将魔爪伸向10岁的胡荔时,胡敏敏录下罪证想反抗,却被踩碎证据。

浴缸里漫开血水。她留给这个冰冷世界最后的控诉,是一个母亲用生命发出的、无声却震耳欲聋的呐喊。

检察官林之桃追查到底,却被万学民冰冷警告:“再查,你们就走不下去了。”
最终,结果水落石出:万学民累计非法当众奸淫威胁、非法侵犯了近百位女孩,罪行极其严重,数罪并罚,被依法判处死刑。

【互动卡片 - 问答 | 现实中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,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?】
比如:家庭教育、法律惩治、学校机制、媒体宣传……欢迎说出你的看法。
3 | 『群里更新了“学习资料”
速看!』
技校女生夏秋发现,自己被偷拍了,视频传到“学习资料分享QQ群”,群里129名男生疯狂转发、打赏。

调查发现,群主竟是“三好学生”甄荣。而“资料”则来源于同班男生田俊,他将摄像头藏在雨伞尖上,专拍女生隐私部位。

田俊因未成年仅被拘留,但需受害者签字谅解才能留校。夏秋拒绝后,田俊将她骗到废弃厂房,用乙醚迷晕、拍裸照威胁。

关键时刻,路过的社工马文文抡起榔头砸向他,检察官林之桃和白恩宇也及时赶到。最终田俊构成非法拘禁罪,需承担刑事责任。

而至于甄荣,他的房间里布满了监控摄像头,母亲以“爱”为名监视他的一举一动。

一边是无处释放的青春期性冲动,一边是色情Q群的“大哥”虚名。甄荣的忏悔,揭开了性教育缺失的疮疤。

【在预防类似偷拍、传播隐私内容等行为上,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?】
4 | 数据分析:性教育匮乏,青春在买单
无论是对女性的物化、偷拍,还是被侵害后的羞于报案、对性冲动的误解和羞愧,本质上都是性教育的匮乏。
上述的案件绝非个例,当前中国初高中的性教育并非完全空白,但其覆盖面、深度和科学性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实际需求,普遍呈现出内容保守、形式单一、师资匮乏、家校脱节的特点。
现状:沉默比知识更普及
一是性教育沦为“边缘课”。性教育常被零碎塞进生物、心理课或班会,非考试科目地位使其极易被挤占。

二是将性教育等同于“生理课”,内容偏向“生理卫生”和“危险预警”,教学内容严重偏向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(如月经、遗精),而对情感、亲密关系、性权利、性别平等等核心议题避而不谈。

教育方式多为“恐吓式”,只讲危险,不讲尊重。只告诉他们“不要乱搞”,从没教过他们“如何好好爱人”。


不教会他们尊重,就别奢望他们懂得珍惜。

三是覆盖率严重不足。全国有78.24%的青少年表示缺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。

后果:无知酿成青春苦酒
遮住孩子的眼睛,不等于关住了危险。不敢谈性,亦不等于孩子没有性。性教育的缺失,直接导致了严重后果。
首先是性健康知识极度匮乏。
2017年调查显示,只有31%的学生知道“女性来月经后首次性行为就可能怀孕”,仅9.1%的学生了解月经周期中的“危险期” 。

其次是高风险行为与意外怀孕的低龄化趋势。
有性经历的青少年中,首次性行为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比例高达51.2%,性活跃的15~19岁年轻女性中有17%的人曾经怀孕,5.9%曾多次怀孕。接受调查的几乎所有怀过孕的年轻女性(90.9%)都曾经历流产,其中19%曾经历过多次流产(郑晓瑛,陈功2010年《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》)。
2021年,未婚青少年每年人工流产近400万人,占人工流产总数的40%,其中19%有多次流产经历。

此外,还有性传播疾病(STIs)也呈现出低龄化趋势。
由于缺乏对安全措施的认知,青少年群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性病及艾滋病(HIV)感染风险。20202023年,中国青年学生(1524岁)的艾滋病新发感染数在总数中占有不容忽视的比例,其中最小感染者不足13岁,15~17岁病例每年超400例。

此外,还存在渠道监管滞后、跨区域差距明显、获取渠道非正规、同性恋议题缺失等次生问题。
根源:千年沉默与制度缺位
究其原因,数千年来“谈性色变”的文化传统是根本性障碍。许多家长和教师认为与未成年人谈论性是“不合时宜”的,甚至错误地认为“性教育会教坏孩子”,诱导过早性行为。
此外,性教育也缺乏国家层面的标准化课程与强制力。
尽管教育部出台了《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》,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规定学校应开展“适龄性教育”,但这些多为指导性文件。

全国统一、科学、详尽的课程标准、教材和评估体系缺失,导致各地、各校的执行情况千差万别,随意性极大。
同时,专业师资力量也严重不足。性教育是一门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的学科。然而,中国几乎没有专门的性教育师资培养体系。

【互动卡片 - 单选 | 你第一次系统性了解避孕知识是在?】
- A. 学校正规课程/讲座
- B. 自己通过网络/书籍查询
- C. 朋友/同伴告知
- D. 至今没有系统了解过
- E. 其他渠道
5 | 『同学,约吗?』
事实上,我国不同地区的性教育发展可以划分为3个等级:“谈性色变”、“健康安全导向教育”和“全面性教育 (CSE)”。
当前,大部分地区刚刚从“谈性色变”走入“健康安全导向”,强调避孕、疾病防控、预防侵害等硬性知识。
【互动卡片-投票:你知道审办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的“非亲历不可知”原则吗?未听说过、听说过、十分了解】

但这种教育,常常流于说教或生理讲解,缺少情感、责任、平等、尊重等内核,成为“思政课”或“遗传学讲座”,难以让学生真正建立健康的性爱观与自我保护意识。

真正的终点,应是“全面性教育 (CSE)”,涵盖8个核心领域。
幸运的是,向CSE的探索已在路上。笔者在广东的初高中经历,便是早期实践的微光。
『同学,约吗?』这个看似大胆的标题,实则是社区社工精心设计的“破冰”策略,旨在用青少年的猎奇心理吸引参与(即使当时是强制参加的)。
剧中深受学生喜爱的社工马文文,正是这类角色的生动写照。

社工讲座首先包括“健康安全导向教育”。说是讲座,可远不止口号。
社工会使用实体避孕套等教具,邀请学生上台实操,当场纠正常见错误(如正反面、全程佩戴、存放事项)。让知识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学得会。
【互动卡片-投票:你最早学会区分避孕套的正反面,是在什么时候?小学之前;初中;高中/中职;本科/大专及之后】

更重要的是,讲座还包括“全面性教育”。『同学,约吗?』,回答“约”或“不约”的背后,不仅仅是疾控的要求,更是责任意识、是对身心感受的尊重、是对“性”作为亲密关系一部分的理解,更是对自主选择权的认知。

未来,期待学校与社工合作更深,性教育进一步系统化、全面化,成为青少年必不可少的一课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可能真正减少那些沉默的伤害与无知的犯罪。
6 | 在欲望与敬畏之间
有人花三分钟泡面,有人花三小时煲汤,有人外卖已送达。
面对纷繁的性爱观,文末提出更本质的叩问:我们究竟该以何种姿态,面对“性”与“爱”这对纠缠不休的古老命题?
笔者想围绕几个语句,聊聊自己的性爱观。
大胆谈性,小心说爱
这个对偶句,是本文的主旨。
“大胆谈性”,
是将性教育纳入阳光下的课堂,
是鼓励开放、坦诚、基于尊重的对话,
是为受害者去污名化,
更是坦然正视性作为生命本能、健康需求与亲密纽带的一部分。
“小心说爱”,是对神圣情感的敬畏。
“说爱”之“小心”,是珍视其纯粹,是敬畏其力量,是承担其重量。
色情的伤风败俗之处,
不在于它含有太多的性内容,
而在于它其实与性无关。
——《爱欲之死》
色情内容(pornography)的核心,是将性行为简化为“无生命力”的生理刺激与视觉表演,剥离了性爱中本应有的情感、亲密与人性互动。
色情伤害的“风”,是他者性、否定性和深度连接的可能性,败坏的“俗”是真实、复杂、深刻的人际关系土壤。
色情的“伤风败俗”之处,在于用虚假的、去生命力的性符号泛滥,取代并窒息了真实的、充满生命张力的爱欲/性经验。
它让人类沉迷于一种空洞、自我满足却又永不餍足的循环中,最终导致“爱欲之死”。
更甚者,色情助推了“性狩猎”文化(如“约炮”),将异性视为可掠夺的“猎物”,并被商业资本利用,将性欲异化为消费行为。
不再尊重,不再沟通,只图满足。
三年血赚,死刑不亏
这是一句网络热梗,来源于刑法对强奸罪的判罚“三年起步,最高死刑”。
我更愿意相信,玩这个烂梗的男生只是跟风。

但其广泛传播本身,就消解了强奸犯罪的极端恶劣性,将受害者的巨大痛苦娱乐化,是对暴力的变相怂恿和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。
这不是玩笑,而是语言暴力。
“第一次(性行为)很重要,所以应该白纸找白纸,报纸找报纸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,有过性经历的人(报纸)应该找同样有性经历的伴侣,反之(白纸)亦然。
白纸论的本质是“处女/处男情节”,将人的价值粗暴绑定于“初次性经历”。
第一次很重要,但以后的每一次性行为,都和第一次同等重要。真正珍贵的,是每一次基于爱、尊重、清洁与平等、自愿、愉悦的选择。
“白纸论”的背后,是占有欲、控制欲和对个体历史的否定。评判伴侣的标准,应是品格、情感、价值观的契合,而非所谓“处女膜”。
结语 | 成人,成长为人
当我们谈论“成人”,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?
是年满十八吗?是隐晦交易、供人猎奇消遣的“成人内容”吗?
还是一个个体,经由教育、反思与磨砺,最终成长为懂得尊重、责任、边界与爱的成熟之人?
当下许多年轻人所接受到的,并非真正的“成人教育”,而是一种畸形的、扭曲的性信息。
色情泛滥,却没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同意与尊重;
笑话粗俗,却无人教他们何谓边界与责任;
网上信息汹涌,却没人教他们真实世界该如何自处与共处。
让孩子明白何谓尊重,何谓责任,何谓同理心,这才是教育最本真的意义。
性,并不羞耻。羞耻的,是我们对“性”的回避与沉默。
爱,并不轻浮。轻浮的,是我们对“爱”的敷衍与消遣。
真正的“成人”,应当既敢“谈性”,更懂“说爱”;既尊重身体,更尊重灵魂。
愿每一位男孩女孩,都能在欲望的无尽路途上,真正学会如何成为一个人,并帮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。
全文完。
未标注出处的图片
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orange-condom-YaY-MWSGQjI
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a-group-of-people-reaching-out-their-hands-RvF2R_qMpRk
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medication-pills-blister-pack-0SvxwtTqhsQ
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woman-holding-stomach-ux53SGpRAHU
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person-holding-brown-wooden-board-with-i-m-a-good-man-i-m-a-lot-of-with-with-with-with-jXj0tE_UbGc
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fire-illustration-aKs_ewARzwA
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a-small-green-plant-sprouting-out-of-the-ground-gCBA0EppbD4
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3-children-in-white-and-blue-shirts-IuQBc3aM5Sw
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a-wooden-table-topped-with-scrabble-letters-spelling-love-and-sex-QkZbUEOqLPY
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silhouette-of-hugging-couple-L8-0SAy-aoQ
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a-screenshot-of-a-video-game-0DCatdve21M
发表您的看法